网校首页 > 德育之窗 > 班主任工作 > 正文
德育之窗
志愿者活动
政策法规
艺术教育
班主任工作
经典阅读
少先队风采
心理健康
颂古诗文 展新风采——古诗文朗诵主题班会实录
2010-06-12 00:00:00 本校 点击:

 


 一、设计思想: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夺目,其经典作品是人类社会长期积淀下来的思想、文化、精神的结晶,是民族文化的基石,对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形成产生着巨大的、不可缺少的作用。我校校本课程以诵读古诗文为内容,这学期在校内开展了古诗文评定级活动。为此,我们开展这次《颂古诗文展新风采》主题班会活动。开学初我便尝试着让学生接触一些优秀的经典文章及诗词,比如:《大学》、《中庸》、《老子》、《三字经》、《弟子规》和唐宋诗词等文史哲经典著作,逐渐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领悟生活的真谛,人生的理想和对社会的责任,提高学生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此外,古人云:“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把学生引领到经典文化这一片广阔的知识海洋中,旨在让学生在其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让经典文化的精髓如春雨般“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渗入其心田,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和道德修养,传承悠久的中华文化。利用班会时间,给同学们一个展示的平台,展示自己的舞台,使同学们能够勇敢、自信地站到大家面前展示自我,从而在活动中增强自信。学习古诗文,就是要让学生头脑里装进中国伦理道德的精华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在立志、学习、修养、处事等方面受到启迪,得到教益,崇真、求善、爱美,激发道德修养的要求,做正直、谦逊、广闻博见、与人为善的人。
    在班会的形式上,力求注重方法,形式多样,强化积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学习,使他们积极的颂古诗、背古诗、、画古诗、唱古诗、演古诗……激发他们参与的热情,给每一个学生以展现自我的机会。还要让学生乐于参与,通过活动的准备、汇报等不同阶段的参与,使每一个学生能够真正的有所收获。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感受中华古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古诗的意境,领悟诗人的情感,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2、充分调动学生在班集体活动中的主动性、创造性,强化作为班集体主人的意识。
    3、通过诵读、品味、感悟、导行等几个阶段,使学生认识到古诗文化的深厚,领悟到我国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引发出传承美德、弘扬精神的内在情感,进而在道德行为上得以体现。

    三、活动准备:
    1、物色好主持人。
    2、各小队组织熟练背诵古诗,根据诗意画好四季图,写好有关古诗的书法作品。 

    3、各类节目准备:小品、双簧、独唱、合唱、书画作品展示

    四、活动过程:
    (一)教师导入: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的古典诗歌像一条横亘古今的河流,流淌着中华文学的艺术精髓,激荡着每个中华儿女的心田。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诗的海洋,去感受诗的美、诗的情、诗的意。
    (二)开场:
    女1: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
    男1:源远流长的古典诗文,是文化艺苑中经久不衰的瑰宝。
    女2:它就如夏日的繁星,闪烁着夺目的光彩。
    男2:它又如春日的百花,散发着馥郁的芳香。
    女1:那一曲曲动人心弦的诗词,给了我们美好的艺术享受。
    男1:那一篇篇脍炙人口的佳作,给了我们无尽的教益。
    女合:今天,让我们走进古诗文的世界,去感受诗人们朴质、真切的情思。
    男合:今天,让我们徜徉在古诗文的长河中,去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古文化。
    (三)汇报展示:
    第一部祖国山河美
    带入诗境
    女1:踏着暮色,伴随着悠扬古曲,我们来到了春江,让我们一起欣赏《春江花月夜》。
    1、配乐朗诵《春江花月夜》
    2、看图诵诗
    女1:一曲《春江花月夜》,为我们展现了浩瀚幽邃、恬静多采的巨幅画卷。
    男1:神奇美丽的四季风光,能不叫人惊叹于大自然的造化神工?
    合:看,各小组的小画家们给我们带来了诗人笔下的自然风光图。
    小组①:(出示图)双飞的燕子,夹岸的桃花,这画面描绘的是宋朝诗人徐俯的——《春游湖》(齐背)
    小组②:(出示图)这一池的碧叶,映日的荷花,使我们想起了杨万里的名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小组③:(出示图)夕晖晚照,枫叶流丹。下面由我们小队背诵杜牧的——《山行》(齐背)
    小组④:(出示图)白雪皑皑,银装素裹,我们小队为大家带来岑参的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小组⑤(出示图)《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3、学生自由背诵
    男1:四时风光美如画,诗人笔下的每一个季节都有其迷人的魅力。
    女1:咱们就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竞赛,比一比哪一组同学背诵的描写四季的古诗多。
    各小组自由背诵,拉拉队呼号助威:

    一组:嘿!嘿!嘿!快快背,名句古诗我都会!
    《春兴》——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初夏绝句》——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下令新。夹路桑麻行不迟,使知身是太平人。

    四组:背得好,方法巧,我组你们比不了!
    《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三月晦日偶题》—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晚春》——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五组:快快背,多又对,所有对手都后退!
    《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小池》——泉眼无声惜戏流,树荫照水爱情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三组:用心诵读,继承传统,三组出马,勇攀高峰!
    《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
    《初夏睡起》——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览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二组:一组对,三组好,四组五组瞧一瞧,哪组都没二组好!
    《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客中初夏》——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男1:多又对,方法巧,各组表现都挺好!看来只有对诗才能见分晓。
    主持人出上句,其他同学抢答下句。
    句1:深居俯夹城,______。
    句2:力尽不知热,______。
    句3:千里黄云白日熏,______。
    句4:空山新雨后,______。
    句5:银烛秋光冷画屏,______。
    句6:月出惊山鸟,______。
    句7:无意苦争春,______。

    女1:看来对诗也是不分上下,咱们就比比哪组同学背诵的古诗声情并茂且配上动作!
    《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寒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村晚》——草满池塘水满坡,山衔落日尽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早秋》——十里明湖一叶舟,城南烟月水西楼。几许秋容娇欲流,隔着垂杨柳。远山明静眉尖瘦,先运飘忽罗纹皱。天末凉风送早秋,秋花点点头。
    独唱:《早秋》我不仅会背,还会唱这首诗呢!你们想听吗?

    第二部 朋友手足亲
    女2:诗词优美。
    男2:歌声动听。
    合: 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女2:在诗的形象中,我们欣赏着钟灵毓秀的自然风光。
    男2:在诗的形象中,我们感受着文人们悠然适意的闲情。
    女2:“一切景语皆情语”,诗是真情的流露。
    男2:“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是相隔万里的朋友间真情而洒脱的问候。
    女2:“独下千行泪,开君万里书。”是家国难归之人对故国旧友的魂牵梦萦。
    男2:“同门为朋,同志为友”,朋友间的情感,弥足珍贵。
    女2:“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让我们吟诵着动人心魄的友谊诗篇,去寻找生活和学习中的知己吧!
背诵篇目:
    《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齐唱:一首古诗改编的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第三部 浓浓思乡情
    女1:短短的诗句,透着浓浓的亲情。
    男1:淡淡的忧愁,遥寄深深的思念。
    女1:“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这是思乡游子绵绵不断的情思,
    男1:那古老深厚的乡土故园之情,牢牢地根植于人们的心田。
    男1、同学们一定还记得那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吧,有请男同学一起来背。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女1:“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男1:一幅生动的画面,烘托出一个久别游子的沧桑和喜悦。
    女1:有请女同学为大家背诵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女1:一句饱含了亲情的诗语深深的拨动了人们的心弦,赢得了千百年来无数读者的强烈共鸣。下面请同学们一起背诵《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第四部 漫漫求知路
    女2:背井离乡,故园难忘。
    男2:寒窗苦读,精忠报国。
    合:漫漫求知路上,诗人们为我们留下了不朽的劝学诗篇。
    女2:你知道的劝学诗有哪些呢?
    指名背诵劝学诗篇
    《明日歌》——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 《明日歌 》。
    《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劝学》——三更灯火五更经,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劝学》——击石乃有光,不击原无烟。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万事须已运,他得非我闲。青春早须为,岂能长少年。
    《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
    女2:是啊,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们应珍惜现在的时间,好好学习。
    男2:瞧,有两位同学就是这样学诗的。
    小品:《网吧英雄》(穿插背诵《水调歌头》《秋浦歌》)
    甲: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网吧玩一宿,窗外日迟迟。
    乙:什么呀!又在网吧玩一宿了吧!
    甲:是呀!今天是星期二吧?
    乙:对呀!怎么啦?
    甲:星期二对我而言是“挣扎在死亡线”。
    乙:星期三呢,我到要洗耳恭听!
    甲:红军长征路漫漫。
    乙:那星期四呢,这你总该好好学习了吧!
    甲:星期四还好熬点。
    乙:你把学习的大好时光说成这样,你学习怎么样呀?
    甲:我学习当然好啦。
    乙:又吹!谁信呀?
    白:不信!
    甲:不信咱俩对诗。
    乙:行,你先背。
    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轻影。
    乙:秋——浦——歌!李白。白发三千丈,还挺长的,怨愁似个长。不知名镜里(照照镜子)哎!何处得秋霜呀!(摸胡子)
    甲:还照照镜子,臭美!我还没背完呢:转珠阁 低启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常像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园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你比我背的多,这局你赢了!你诗背的好,那上课怎么样呢?
    甲:我是诗背的不错。可是一次上课的时候,因为昨天通宵没有精神,坐着坐着就睡着了,新来的英语老师问我:“What’s your name?”当时我迷迷糊糊,只听见一个词“内幕”,我想,“内幕”是什么东东?当时脱口而出;“外幕。”老师微笑着对我说:“外幕同学请你坐下,以后上课不要再睡觉了。” 
    乙:你比我背的多,这局你赢了!你诗背的好,那上课怎么样呢?
    乙:英语不行,那国语呢?
    甲:语文就更别提了!
    乙:你老泡网吧,学习能好得了吗?
    甲:别说了,别说了,我知道错了,我改。咱们还是别耽误同学赏诗了。

    女2:这个故事同学们一定要引以为戒呀!
    女2: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男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女2:看,有这样好学的父子俩。
    双簧:《父子赛诗》
    甲:《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乙:……。
    (丁和丙搬着桌子上台)
    丁:怎么一个张嘴一个出音。
    丙:傻子,那叫双簧。
    乙:要不然你俩在前扮父子,你俩再后配音。
    甲﹑丙:好。
    甲:老爸,今天我们学了几首古诗,咱俩对诗吧!春读书,性味长,磨其砚,比花香。读书求学不宜懒,天地日月比人忙。燕语莺歌惜领悟,桃红李白写 文 章。
    乙:……。
    丙:什么玩意儿。瞧我的!漓漓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方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丁:……。
    甲:嘛玩意还哭哭啼啼的,听我的。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唉,唉~,唉~,唉,唉~~,老大徒伤悲。
    乙:……。
    丙:行啊,小子,不错。听我的!《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皆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明……明……明…明日歌。
    丁:……。
    甲:.怎么还结巴啊,我们还学一首呢!读书不破费,我也没钱呀!读书利万倍,我也没赚多少钱。窗前读古书,现代书还没读好呐!灯下寻书意,更别提意思了。贫者因书富,我从来没富过。富者因书贵,更别提高贵!
    乙:……。
    丙:瞧瞧人郭德刚的搭档于谦写的多好,《石灰吟》。
    丁:……。
    甲:石灰,我还白灰呢!
    乙:……。
    丙:我还生石灰呢!
    电话响起!
    下台。

    第五部 缕缕爱国魂
    男1: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女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合:从古至今多少文人志士无不为报效祖国为己任,因为他们都有一颗爱国之心。
    女1:谁不爱故乡,谁不恋故土,这是一种儿女对母亲般的关心系念。
    男1:祖国是故乡的延伸,“家国”两字从来就是紧密相连的。
    女1:当国家遭受战乱之时,
    诗人们拿起手中的笔,写下了一首首激昂慷慨的爱国诗篇。
    男1:“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这捧出的无疑是一颗为国捐躯的拳拳赤子之心。
    下面请各组的同学背诵爱国名篇名句!
    (个别上台背诵,出示书法作品)
    《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调河北,已报生擒吐骨魂。
    《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未教胡马渡阴山。
    《少年行》——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义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男1:诵读着那饱含爱国之情的诗句,怎不叫我们壮志满怀!请同学们跟我们一起背诵《满江红》:
    满江红 (宋)岳飞
    领: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齐: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领: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齐: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尾声:

    男1:那一行行自胸中流淌出的文字
    女1:那一颗颗跳动着的赤诚之心
    合:震颤着我们的心灵。
    男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女1:诗人们这种坚毅求索、宁死不悔的精神激励着我们为祖国的明天而奋发学习。让我们牢记
    ——出示作品(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男1:祖国山河美
    女1:朋友手足亲
    男2:浓浓思乡情
    女2::漫漫求知路
    合:缕缕爱国魂
    男1:好一派迷人的情感风光。
    女1:那情真意切的情思,在我们心灵的回音壁上激起悠远的回响,余音袅袅,如缕不绝。
    男2:中华古诗文浩若烟海。
    女2:华夏文明光辉灿烂。
    男合:让我们多学中华经典文化,继承民族优秀传统,
    齐合:让我们站在五千年文化的历史巨人肩膀上,面向世界,开创未来。
    (四)班主任总结:
     看了同学们的精彩汇报,老师也不禁竖起了大拇指,既赞叹你们的才能,也被你们参与的热情所感动。为了这节班会,你们积极的搜集查阅资料、学古诗、背古诗、颂古诗、画古诗、唱古诗、演古诗……争先恐后地参与,精心地编排节目。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丰富了知识,锻炼了能力。最重要的是通过相互交流学习,积累了很多的古诗。班会虽然结束了,但是我希望你们把它作为诵读、欣赏古诗文的一个开始,中华古诗文浩若烟海,希望你们继续徜徉在博大精深的诗海中!
    五、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班会的准备与开展,我们的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取得了一些成果。
    1、通过本次活动,学生领悟到我国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特别是在“漫漫求知路”“缕缕爱国魂”这两部的学习与展示中,学生头脑里装进中国伦理道德的精华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在立志、学习、修养、处事等方面受到了启迪,得到了教益
    2、学生的背诗篇数得到了增加。
    3、学生的写作水平进一步提高。通过诗文诵读活动,学生的写作思路更加开阔,想像力进一步增强,有些学生在作文中恰到好处运用诗句、诗文,妙笔之处不胜枚举。
    4、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进一步增强。开展诗文诵读活动以来,学生不仅普通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能力也得到增强。
    5、学生的心理素质进一步优化。在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中,涌现出了一批反应机敏、口齿伶俐的小节目主持人,一些原来性格忸怩的同学也变得开朗活泼起来。
除了这些有形的成果,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文化底蕴得到了丰厚。中华古诗文博大精深,尽管有的学生对所背的诗文不甚理解,但是这些名篇佳作牢牢刻在记忆深处,必将随着岁月的流逝和学生人生阅历的增加而慢慢释放出浓醇的芬芳,滋养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人生质量和品位。
当然,本次活动也未能尽善尽美,以下几点在今后的活动中有待进一步完善:
    1、活动氛围不够热烈,教师忙于播放课件等后台操作活动,应略减少学生展示活动,多些师生互动的环节。
    2、活动中每个学生都作了诗配画和手抄报,但缺少展示的空间。还应增加生生互动的环节。
    3、古诗扩写是校本活动的一项内容,学生作品也极富个性特点,在本次活动中没有展示出来。
在今后的活动中,还应扬长避短让学生的经典诵读有机地融入新课改实践,扎实有效地开展下去,为孩子们的一生发展打下厚实的文化基础。 















上一条:用一颗平等的心去关爱每一个学生

学校地址: 北京市通州区新华西街16号 备案号:粤ICP备11070504号   邮编: 101100   电话: 010-69553713

粤ICP备15038409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12020001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