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五月初五“粽子节”,奶奶准备包粽子。我作为“摄影师”要给奶奶照张相。爸爸妈妈一听,也高兴地跟奶奶一起包粽子。奶奶先把两张粽叶裹成一个三角形的小兜,兜顶放一个枣,糯米放中间,两边再各放一个枣。再将粽叶斜对折,然后,将粽子用麻绳扎起来。妈妈也跟奶奶一起包,只有爸爸一点一点学着包。正当他们包得兴致正浓时,我对准他们咔嚓一声把他们认真包粽子的情景拍照了下来。我照完照片,一边仔细看奶奶包粽子,一边帮忙,我还要奶奶给我讲端午节的来历。
很久很久以前,屈原宁愿赴江流而葬身鱼腹,也不愿蒙受尘世之污浊。就在五月初五这一天屈原纵身一跃,已转瞬即逝的生命,表达了对楚王的憎,以高尚的情操,表达了对楚国的爱。即使成为鱼腹中的佳肴,也要与楚国在一起,永不分离。
这一天很多人把一摞一摞的香粽扔进江中。一群群鱼儿随即游了过去,人群中有他的姐姐女须一边叫着他的小名,一边扔香粽,他哪里知道,这粽子就是他的姐姐发明的,姐姐用菖蒲的叶子裹糯米投入江水喂养鱼虾,以防它们出于饥饿啄食他的遗体。所以,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就用这种特殊的方式祭奠他。
农历五月初五,这个经典的画面就会复活在每个中国人的记忆里,定格为一种民族文化的符号。端午节被定为法定假日,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包粽子,人们吃着香喷喷粽子来缅怀这位杰出的伟大的爱国诗人。
当奶奶的头发和脸颊染上红色的夕阳的时候,屋子里顿时粽香四溢,正当家人品尝着香粽之时,“咔嚓”一声,我又拍了一张照片。这一张照片,记录了全家人现在的幸福生活。如果屈原在天之灵知道这个社会的人们这样幸福,一定会感到很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