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古代的伟大诗人屈原的民间传统节日,在这一天人们都要有吃粽子的方式来纪念他。
每当端午节那天,一大早,我的姥姥和妈妈就去买粽子叶、红枣和粘米,然后把米淘一淘,用清水泡泡,把粽子叶也要有温水泡着,再把红枣洗干净,同时还要准备一些豆沙馅,然后就可以包了。
本来我不会包粽子,于是,姥姥就决定教我包。先让我把三片叶子放在桌上重合码平,然后折成一个锥形体,锥体的下面一定紧紧的,不然米就会漏出来了,然后往里面放米,放到三分之一时,搁豆沙馅,然再放米,同时可以放一到二个红枣,但千万要记住,不要把米放得太满,如果太多的话,很容易把锥体撑破,煮的时候米就会溢出来。最后再把余下的粽子叶折过来,就成了一个三角形,这时候手一定要攥紧,然后用麻绳把粽子系紧,一个完整的粽子就包好了。刚开始,我总是把米放多了,粽子系不上,有时米又太少,粽子瘪瘪的,慢慢的我掌握了包粽子的技巧,终于包出了和姥姥差不多的粽子。不一会儿,我和姥姥就包了满满一盆粽子,姥姥把粽子放进锅里开始煮,大概一个时,香喷喷的粽子就上桌了。
我们一家人围坐在桌前,吃着我自己亲手包的粽子,我心里甜甜的,觉得很有成就感。
通过这件事使我懂得了,做事不但要注意结果,更要注意过程,因为只有过程,才能带给人们一种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