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 会 大 课 堂 实践
——挖红薯
临河里小学 六一班 韩宇飞 指导教师:郑伟
今年的十月十五日,学校组织三至六年级学生去北京航天科普馆,下午去挖红薯。星期三的下午,许多学生拿着塑料袋,脸带笑意,老师们也拿着袋子准备出发。到了那里全是金灿灿的花,芬芳扑鼻。树林里有一片土是被塑料盖着的,我想那就是成熟的红薯。
老师让我们排好队,我站好后看到了一个一个大大的红薯,老师一说开始,我就开始挖那个红薯,果然不出我所料,很大,我就放在了谷佳祥拿的袋子里,因为谷佳祥没有拿袋子,我就和他用一个袋子。我开始就想老师为什么不让我们拿铲子,我挖了一会儿,就发现我的手上全是土,所以我就找了一根大木头---当做锄头。我一挖原本可以挖一个很大的红薯,但是我这一下居然把大红薯“一分两半”,白生生的伤口在红薯上,我接连几个锄头挖下去,红薯都是遍体鳞伤,真是体无完肤啊。我感到可笑又生气。十分钟后,我找啊找怎么也找不到红薯,我再看我的同学马草原,神啊,他挖的红薯放在袋子里袋子都被撑破了,我很不服就继续向下挖,可算是挖着了,我一看居然是“水萝卜”,我把它放到我的袋子里,我再看我的同伴,他和我一样挖不着,为了不让他妈知道他就花了10块钱买了马草原的红薯。最后不让挖了我们才停了下来,因为我和谷佳祥用的是一个袋子,我们就把红薯平分了。我们坐了两个多小时的车才回到了学校。
到了家我妈妈说:“挖的少没事,敢于尝试才是好样的”。这就是我挖红薯的过程。
挖红薯
临河里小学 六一班 刘怡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红薯成熟的季节。在一个秋意浓浓的天里,我和同学们一起体验了一次田间劳作之乐——挖红薯。
到达目的地后,我们沿着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便到了种红薯的地方,只见红薯的叶子呈绿色,但还有一点紫色,长得格外茂盛。我心里暗想:“这下面一定有许多大的红薯,等一会儿就在这挖,我越想越兴奋······
“开挖”只听老师大喊一声。我便挽起袖子和同学们便蹲下来用手卖力的挖了起来,不一会我旁边的同学已经挖出一块很大的红薯,“哇塞,你好厉害,怎么挖出来的,也教教我吧!”许多同学投来佩服的目光。我也不甘示弱,便加快了速度。但没到一会,我的腰便疼了起来······我不由自主的站了起来揉一揉酸痛的腰。这时的田野到处一片繁忙的景象,不时传来同学们的欢乐的笑声,大家都忙的不亦乐乎。看着同学们地“成果”我越看越难过,像泄了气的皮球。“为什么她们都挖得到,我为什么不行啊! 难道是我挖的不够深,”接着我又在这块地刨了将近20厘米深,但是连一个红薯的影子都没有,我慢腾腾站了起来打了打身上的土,拍一拍发麻的腿,心中彻彻底底对这块地失望了。我的目光不禁转移到了红薯地上,“咦”只见在一个小土包里露出来一小部分红薯的外皮,我不由兴奋起来,腰也不痛了感觉全身充满了力量,我用劲一拽,一个红薯便乖乖出来了!“这个红薯长得真好啊!”又胖又圆,还穿着一件深红的睡衣,还带着一些嫩嫩的藤叶,仔细一看,这个红薯身上还长了许多“汗毛”。还有一条长长的“尾巴”,“尾巴”下面又带着一个比我的手掌要小的红薯。呵呵!好吧,浓缩是精华!接着挖······
随着老师一声哨响,活动结束了,大家兴高采烈地嬉笑着把各自挖的红薯放入袋子中。我挖了三个,头上已满是汗水了,我不禁想起:“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经过这次挖红薯,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凡是再小再普通的事情,都会有一个窍门,但只有窍门不行,还离不开我们的坚持!
挖红薯
临河里小学 六一班 郭子屹 指导教师:郑伟
我一听老师说:“这回秋游的地点是航天科技馆”我心里十分激动,我可是很喜欢航天的,可又听到老师说这次可以挖红薯时,我的心情兴奋到了极点。
到了那里,原来那里如同游乐园,可都是转圈的东西,我就一心盼望到那里挖红薯,时间终于到了下午我们坐大巴到了挖红薯的地里,我心里想:呵呵,我在老家的地里可是挖红薯的高手,这下可有我露两手的机会了。我越想越得意,以至后面他们都开始挖了我还在那里挖了我还在那里呆呆地站着,看到他们在挖我也猛一下身子,开始有恃无恐地挖,刚开始就有一个“开门红”,挖到一个比较大的红薯,我笑了,老师给我照了一张相。我又开始挖,这次我挖呀、挖呀、挖……我“掘地三尺”也没有一个红薯。我走了,王雨轩在我的孔里挖了一会,就找到了3个大红薯,我想看来做事也要有很大的耐心啊!如果我再向下挖一下……
时间渐渐过去了!到了离开的时间了,我拿着一大包自己亲手挖的红薯,回到家,妈妈看了我的手,今天我吃了自己挖的红薯和一顿大餐……
挖红薯
临河里小学 六一班 徐佳伟 指导教师:郑伟
在10月15日,这个阳光明媚的一天,我们年级组织去大兴挖白薯。在路上,大巴车开得很平稳,坐在车里,太阳晒得人懒洋洋的,我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梦乡,过了大概20分钟我们到达了目的地。
下车后老师带我们来到红薯地前,只听老师大声说:“开始挖吧!同学们纷纷冲进红薯地,找准地方,蹲下,开始拿手挖。我想:“用手挖太脏,干脆用塑料袋当手套,但可能不合适,那也凑合用吧!”于是我连忙放下书包,拿出塑料袋,套在右手上刚准备动手就听到张新林已经挖了2、3个了,这下我更着急了,人家都挖到了,我怎么还没挖到?刚想到这儿,就摸到了一个硬梆梆的东西,我往下一看,好个大红薯呀!我抓住红薯的头,不停的摇,但他还不出来,正在我不知所措的时候,张新林说:“我们合作吧!”我使劲的点一点头,他用左手不停地挖,右手扶住红薯,我也不闲着,用右手扶住红薯左手也不停地挖土……大约2分钟后,我们才发现有两个红薯是紧挨着长的,所以我们俩一人一个。
挖红薯就如人生一般,收获往往只能让会坚持、会忍耐的人得到。我想我永远也忘不了那片令我受益终生的田园。
北京航天科普教育基地观后感
临河里小学 五二班 王琪 指导教师:郭倩
今天早晨,我们到北京航天科普教育基地去开展校外实践活动
学校要求七点半之前到校,我应该六点半起床了,可是我怎么睡都睡不着;因为,前几天表哥告诉我,里面有;旋转木马,遥头飞椅,碰碰车,好多好玩的。
我带着好奇的心情坐着旅游车与同学们一起来到了北京航天科普教育基地,下车后我们不约而同的大喊一声;“哇”!
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跟着教练走进北京航天科普教育基地,我们去参观科技馆。刚进去,就看见一个大型滚桶,看的我是头晕目眩,我问教练;“教练,难道我们就这样一直走下去吗?”教练说;“再忍一小会儿,马上就到了。”果然不出我所料,十几秒后就到了,刚出来,就看到一个像望远镜一样的东西,我问教练;“这是什么?”教练说;“这是一架太空望远镜名字叫哈勃太空望远镜,简称HST,是以美国天文学家哈勃来命明的,是世界第一台太空望远镜,HST是1990年4月25日由美国航天飞机载上太空, 放在离地面569千米的地球低轨道上运行。HST每97分钟绕地球一周,相当于每秒钟大约走8千米。运行速度非常快,只需约十分钟便可横越整个中国国境。”听完这些话真把我惊呆了。参观完科技馆后,我们就去玩那些游乐设施,其中有;咖啡杯,过山车,摇头飞椅等,玩完那些游乐设施,我们就到广场集合。
看见广场上有一个火箭模型,听教练说:那个火箭模型等一会要发射到天空上去,过一会儿,没想到真的发到了天空上。看完后我们就去车上拿我们的午饭,然后去一个有树荫的地方开始吃饭,同学们津津有味地边吃边聊。吃完饭我们就坐上车去挖红薯。挖完后大家高高兴兴地坐上车回家了。
社会大课堂体验有感
临河里小学六二班朱世嘉 指导教师:卢玉梅
周三,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北京航天教育基地,开展社会大课堂活动。
航天教育基地里,到处都是和我们一般大小的学生。据导游说,整个北京市的中小学生都要来到这里开展活动呢。
首先,我们来到了太空舱。刚一进去,就看到了一个硕大的轮盘正在慢悠悠地转动着,看得久了,就让人觉得眼晕。这间太空舱里,陈列着各种太空考察活动的工具,还有一扇扇知识窗,向我们介绍着太空知识。整个儿看了一遍,真是让我受益匪浅。
参观过了航空知识展,我们又来到了室外活动场所。这里有着各种游乐和拓展设施,攀岩、秋千、平衡木、轮胎步道等各处都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当我踏上平衡木的时候,它晃来晃去,让我不由自主地抓住了两侧的绳子,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算通过。
最让我高兴的是,我们的实践活动里还安排了挖红薯的环节!这可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看看同学们,都和我一样的兴奋!
导游一声令下,我们欢快地叫着涌进了红薯地里。说是红薯地,其实就是树林间堆起来的土梗。红薯秧就埋在高高的土埂上,只要扒开了土,就能找到红薯了。
你看,同学们也顾不得用什么工具,你一下我一下地扒着土,有些性急的还手脚并用。不一会儿,就听见了大家兴奋的叫声。
“呀,我看见了一个!”
“我挖的这个个儿真大!”
……
我顺着红薯秧挖了半天,终于也看到了一个紫红色的“大块儿”,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就到了回家的时候。这次活动,我不仅学到了航空知识,更获得了无与伦比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