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弘扬传统文化
《岳母刺字》演绎爱国情怀
2015年正月十五,在这个特殊的日子,中华传统节日正月十五元宵节,我们临河里小学的学生们带着自己的梦想,在通州区文化馆参加了“薪火相传”文艺汇演。在这个文化的殿堂里,我们表演了京剧小段《岳母刺字》,孩子们用自己旳至真与执着演绎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推崇的爱国梦,报国情。
为了这次演出,我们临河里小学和大运河京剧研习社的老师们一起精心排练了京剧剧目《岳母刺字》。舞台上,孩子们共同演绎着这段脍炙人口的爱国故事,用自己的京腔京韵汇报着临河里小学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方面的所作所为。舞台下,教委小教科的刘科长和梨园镇关工委的贾老师,以及部分参演学生的家长共同期待着孩子们的精彩演出。
随着家伙事儿的响起,饰演岳飞的苗宣同学一声 “马来!”的叫板,喧嚣的剧场一下子安静下来,人们期待着孩子们精彩的演出。随着“岳母”的出场,人们的情绪浓烈起来:怎么能相信自己的眼睛,面前的这个老态龙钟的“岳母”,饰演者竟是一个十来岁的孩子。孩子们的念白、叫板、唱功全方位地展现在观众面前。此时一个细微的眼神,一个敛神的动作,一个颤抖的耸肩,一连串的后退动作展现出人物的内心的挣扎与矛盾,一个相互默契下定决心的点头,将人物心理变化的细节准确演绎并展现出来。孩子们形神兼备,举手投足惟妙惟肖,打动了在场的观众们,掌声多次响起,叫好声响彻剧场。走下舞台的孩子们兴奋至极,他们顺利的完成了演出,并被导演组邀请参加谢幕。现场伴奏的老师们兴奋不已,孩子们和自己配合默契,共同演绎出了精忠报国的情怀。
台上一分钟,台下数月功。多少汗水,多少艰辛,参与其中的我们,懂得这一切是多么的来之不易。首先是从节目的整体安排:审核是说,梨园镇关工委的贾老师策划、大运河京剧研习社的周亚男老师完成编排、临河里小学的范校长来最后审核拍板。我们要拿出高质量的节目来,拿出属于自己的一部剧目,让我们的孩子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下,以爱国英雄为榜样,受到爱国情怀的熏陶。我们要做的就是演绎出洋溢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结合的少年儿童优秀剧目,尽一己之力,进行传承。
然后就是从参演的师生来说:参加指导的京剧老师更是兢兢业业。每一位参与老师,任劳任怨,只为孩子们能够掌握,从基本技艺到精髓;只为孩子们能更好胜任自己的角色,能更加自信站在舞台上。
参加演出的七位小演员更是坚持不懈,排练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技艺和心理的双重磨练。孩子们意识到到了只有努力提升自己的技艺,才能挑起大梁,担当主唱,才能代表学校参加演出,才能展现自己对英雄人物的敬佩之情。
因为有这样的执着领导,有这样的负责老师,有这样的踏实学生;我们的心底固守这么一份信念:传承京剧国粹,从我们临河里小学的学生做起。
从2012年11月,京剧进校园活动启动到现在,短短两年的时间,我们能够登台演出。从开始的京剧联唱《行云流水》到展现个人功底的《岳母刺字》,我们学生演绎的京剧唱段,在区文化馆唱响。各级领导对我校的关心帮助与扶持下,让我们的工作充满动力。我们要让京剧国粹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的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薪火相传,我们刚刚起步。矢志不渝,我们会在传承传统文化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通州区临河里小学
2015年3月8日